中國裝備制造業的立式加工中心“全球第一”之路
2012年,一股“制造業回撤立式加工中心”的風潮在西方國家彌漫開來。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國情咨文強調,為了讓美國經濟“基業長青”,需要重振制造業。金融危機之后,金融衍生品帶來的虛假繁榮讓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實體經濟對于國家發展、抵御經濟危機具有決定性作用。
作為我國實體經濟的基礎,裝備制造業在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如今,中國裝備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正在“趕路”。
2013年11月6日央視財經頻道制作的專題紀錄片《大國重器》播出,該片在回溯中國裝備制造業艱難奮進的同時,也展示了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創新成就和未來前景。
中國裝備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之路面臨哪些挑戰?創新驅動的關鍵是什么?中國如何完成從裝備大國到裝備強國的轉變?
挺起腰桿談價格
曾幾何時,因為沒有核心技術,在向外國買技術的日子里“不議價”成為許多中國企業心中永遠的痛。
IGBT(絕緣柵雙極晶體管)是功率半導體器件第三次技術革命的代表性產品,廣泛應用于軌道交通、航空航天、高壓變頻等戰略性產業領域,該產品長期被國外壟斷。
“定價權不在自己手里,即使有錢有時也買不到貨,一臺偌大的電力機車,往往就被幾個(進口)關鍵零部件"吃掉"了?!敝袊宪?601766,股吧)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江華對《中國經濟周刊》介紹,吃盡苦頭后,公司終于在2009年完成IGBT器件的技術開發,產品不僅奪回了國內市場,而且海外市場供不應求。
目前,中國南車的IGBT器件除滿足自身需求外,在全球實現的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人民幣。
中國企業越來越多的專利技術不僅在“買方市場”獲得了主動,也在“賣方市場”挺起了腰桿。
中國甕福集團董事長何浩明對此就很有發言權。2007年11月,甕福集團成功中標世界上最大的磷肥選礦廠——沙特阿拉伯政府礦業開發的一個重要項目?;叵氘斈?,確保翁福集團在競標中最后勝出的秘密武器是一項中國獨有的可以從磷肥的副產品中提取無水氟化氫的技術裝置。這項技術將給沙特工廠每年帶來2億美元的超額利潤,這對沙特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誘惑。
但是氟化氫對貯藏條件的要求十分苛刻。曾經一家南非企業想要引進這項技術和設備。當時,甕福集團報出了將近1億美元的轉讓價格。但對方一再要求價格讓步。
擁有主動權的何浩明當即回絕了對方的討價還價?!熬瓦@個價,要就要,不要就算。我們很自信,全世界你隨便找,只有我們有這個技術?!?/p>
隨后,南非人用了整整一年時間,尋遍全球,但最終發現,這項技術確實只有中國有,而且無可代替。一年后,南非人再次來到中國。何浩明告訴他們:由于原材料和人工費的調整,價格需要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20%。
“過去我們向國外買技術,外國人什么態度?過去我們很痛苦,今天我們完全可以把腰桿挺起來?!焙魏泼髡f。
正如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原副院長屈賢明所說,“以前核心的部件中國不能造,(對方)自然就把價格抬得比較高,所以最后你整個盈利附加價值就會很低,沒有掌握在自己手里,你就不能根據這個主機產品的發展提供相應的零部件?!?/p>
從“被人看不起”到“值得尊敬的對手”
2013年4月,全球工程機械最大規模的展示和采購平臺寶馬展在德國慕尼黑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中聯重科(000157,股吧)攜全球最長泵車——101米碳纖維臂架泵車等數十臺工程機械產品強勢亮相。
中國企業第一次參加寶馬展是1995年,當時只有一臺裝載機。與會者回憶,當時中國方面技術人員前往德國展位“取經”,詢問是否可以拍照,德國方面會務組的負責人回答,“你可以用攝像機全程錄下”,這位德國人又補充,“反正你們再怎么學也永遠做不到?!?/p>
這句話,刺激了中國的工程師們。十余年時間,全球工程機械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世界最長泵車、世界最大起重機、世界最大壓路機等一系列產品相繼在中國企業“開花”,特別是全球混凝土機械前三強——德國大象、德國施維英、意大利賽法已分別被三一重工(600031,股吧)、徐工機械(000425,股吧)、中聯重科攬入各自懷中。
“上世紀90年代以前的整個世界工程機械,完全是以美國、歐洲、日本為主導,中國的工程機械沒有自己的話語權,更沒有自己的地位?!敝新撝乜贫麻L詹純新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現而在,我們不是在中國爭地位,而是為中國爭地位?!?/p>
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陸燕蓀說:“國家要建設,大量的工程機械要使用,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能力來建設自己的國家,我們要不斷用新的裝備來實現我們建設的目標,這樣才能達到經濟、安全、可靠?!?/p>
18年過去,中國工程機械總產值已經達到6000億元,而中國也成為寶馬展一個重要的舉辦國。來自中國的礦用自卸車、超級起重機等大噸位工程機械的亮相,吸引了全球客商的目光。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正在走出海外
美國舊金山海灣大橋,是與東海岸自由女神像比肩的地標性建筑。1989年的一場大地震,使這座77年歷史的大橋東段損毀嚴重。美國人曾斷言,誰有能力建好這座大橋,誰就能夠建造世界上所有的鋼結構橋梁。在與國際制造強國的競標中,2006年,美國人最終將大橋的鋼結構制造交給了中國企業——振華重工(600320,股吧)。中國橋梁建設專家敲開了世界發達國家的大門。
沈陽機床(000410,股吧)集團董事長關錫友無法忘記10年前的那段經歷,當時,企業正在國企脫困中掙扎,他決定去芝加哥國際機床展考察,“不比不知道,一比至少落后全球領先行業20年?!标P錫友說,回來后,他們開始朝智能化數控機床的領域進軍。
“要錢我就給錢,我月月給,年年給。開始投入的時候,越投入越艱難?!标P錫友說, 不管研發團隊面臨多大困能,他都始終為團隊提供充足的研發資金,砸進去幾個億,但他從不插手研發工作,因為他堅信,智能化是未來工業制造的核心。
2012年8月,經過5年時間的不懈努力,全球第一臺智能化數控機床誕生,關錫友激動得有點兒“不敢相信”。
隨著這塊中國人自主研發的數控機床“大腦”的誕生,中國人走進了全球機床制造商的頂級俱樂部。
這樣的變化,也讓國際對手極為關注。全球機床知名企業德瑪吉的首席執行官在來到沈陽后感慨道,中國機床制造企業已是“值得尊敬的對手”。
全球經濟低迷的2009年,中國裝備制造總產值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的制造業大國。
創新驅動生產力,中國裝備制造業經濟總量連續四年全球第一
工程機械、機電產品、數控機床、港口設備、船舶制造等諸多行業,中國制造的產銷量均躍居世界前列。多組數據顯示,中國裝備制造的經濟總量已經連續四年全球排名第一。但是,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國制造”,長期被認為是品質低下、價格低廉、勞動密集、科技含量不高的代名詞。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直言:“我們現在裝備制造業這些年確實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從規模上來說我們已經是一個裝備業的大國了,但是總體上來看,還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p>
2013年10月,國務院下發《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指出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而這些行業無不與裝備制造業有關。
以船舶為例,“十一五”期間突飛猛進之后,中國船舶(600150,股吧)制造業遭遇金融危機沖擊,產能過剩問題十分突出。2012年,中國船舶制造以散貨船為代表的低端產品幾乎全軍覆沒,而在全球近100艘LNG高端運輸船訂單里,中國企業僅得到了4艘船的訂單,而制造能力更強的韓國則獲得了90艘。
LNG是運送液化天然氣的專用船舶,制造工藝難度極大,全球僅少數國家掌握該項技術,中國唯一能制造LNG高端運輸船的企業是滬東中華造船集團。
“要想確保國家能源安全,不依賴租用的LNG船,中國必須擁有自己的建造能力?!睖麞|中華造船集團總經理王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十幾年前,日本對我們(技術)封鎖,韓國人就更不客氣,他說你們知道什么叫LNG?聽著很不舒服。沒辦法,自己搞。第一條船,我們幾乎用了7年時間才研發建造完成。今天,我們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建成一艘LNG船只需要兩年?!?/p>
“2012年,我國裝備制造業利潤增長幅度為5.18%,而10年前是28%,什么原因導致的利潤下滑?是需求趨緩?!敝袊鴻C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蔡惟慈說,“中國裝備制造業目前低端過剩、高端不足、轉型創新迫在眉睫?!?/p>
至于為什么要創新,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原副院長屈賢明的話簡單明了,他說,“現在我們大部分行業的技術水平已經和國外很接近了,其他國家再賣給你技術,那會影響它的市場,這就需要自我創新?!?/p>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表示,所以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實質上是國與國之間的裝備制造業的競爭。目前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競爭,實際上是大國博弈的核心。
中國裝備制造業創造的“世界之最”
世界最大薄膜式LNG船
2008年4月,我國第一艘液化天然氣(LNG)船“大鵬昊”在上海順利交付船東,這是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薄膜型LNG船。
世界最大單臂起重船?
2008年5月,振華重工成功交付當前世界起重量最大的“藍鯨號”7500噸單臂架全回轉自航浮式起重船。起重船是在水上將重物從一處安放到另一處的特種船舶,是海上油氣田開采等海上工程的緊俏裝備。
世界最大履帶式起重機
2013年7月,徐工集團與中石化第十建設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世界上單臺起重能力最強的履帶式起重機——4000噸級起重機成功啟用。
世界最長泵車
2013年7月,創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世界最長臂架混凝土泵車——中聯重科101米碳纖維臂架泵車在“華中第一高樓”武漢中心進行正式施工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