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實研發新領域、新技術的高端產品,適應
市場需要,推動數控行業的技術革新
2016年是“制造+服務”立式加工中心的創新元年。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和中國工程院共同發布的《發展服務型制造專項行動指南》提出,到2018年基本實現與制造強國戰略進程相適應的服務型制造發展格局。這是推動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將引導制造和服務融合發展,加快制造業從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
隨著制造業服務化趨勢的到來,大家對服務與制造的融合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目前,全球都在加快制造業服務化布局,制造產業逐漸呈現出“服務為主導”的發展趨勢。在這樣的新形勢下,我國將加快制造業從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積極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服務型制造。
那么,服務型制造是什么?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在制造中加入服務的元素,讓制造不再是單純的生產,而是人性化的服務。從內容上理解,服務型制造是工業化進程中制造與服務融合發展的一種新型產業形態,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制造業企業通過創新優化生產,不斷在生產中增加服務要素的比重,向“制造+服務”轉型,向出售“產品+服務”轉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研究員許召元表示,服務型制造是和生產型制造相對應的,是指服務要素在價值創造過程中發揮更重要作用甚至主導作用的制造業。服務型制造業就是指研發設計或售后服務階段的占較高比重的制造模式。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不斷發展,近年來全球制造業的生產能力顯著加強,生產環節的利潤率水平嚴重下降,我國已經失去了成本優勢。然而在服務環節,包括研發設計和售后服務等,更需要技術、品牌、管理、人才等知識投入,比制造加工環節具有更大的價值創造能力。
許多傳統企業從生產產品到售后服務,服務已成為企業創造差異化優勢的有利工具。越來越多生產企業從“以生產為中心”向“以服務為中心”轉型,從生產商向生產服務商進行轉變。中國企業聯合會首席研究員繆榮認為,從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來看,越來越多的生產企業從提供產品到提供產品和服務再向提供服務解決方案轉變,服務化已成為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制造產業呈現出“服務為主導”的發展趨勢。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呈上升趨勢。發展服務型制造,能夠推動形成經濟增長新動能,有助于實現“三個轉變”,即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因此,我國必須加快制造業從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推動制造業的轉型發展。
服務化已經變成制造業創新與轉型的主戰場。發展服務型制造儼然成為推動制造業由大變強的必然要求。發展服務型制造為中國制造轉型帶來新的生機和動力,是未來制造的獨特魅力。
服務熱線:
李生13534162402
Girder 13534002178
公司傳真:
0755-28103707
電子郵箱:
xinyatai8888@126.com
Hejianliang007@163.com
公司地址:
深圳市龍華新區大浪街道和平西路
龍軍工業區14棟1樓